×
东岳论丛

北京数字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位列全国第一

来源:北京日报 记者 刘苏雅

流程编辑:u099

在多个权威全球城市排行榜中,北京位居前列,综合实力处于世界领先水平。其中,在“全球实力城市指数”中,北京经济领域表现稳居第三位;在科尔尼2021“全球城市指数”中,北京在参与评估的156个城市中位居第六;“自然指数—科研城市2021”对全球科研城市进行评价,北京连续四年蝉联第一。

其中,北京整体就业形势保持稳定,城乡居民收入、消费水平稳步提升,从收入群体结构形态上看,按国家统计局以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0.2万元至51.2万元为主要依据,北京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比重已达到68.5%,基本形成橄榄形收入结构。常住人口规模稳中有降,人口规模进入平稳发展阶段,人口综合素质明显提升,位居全国前列。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,卫生健康、教育等领域发展持续向好。

在社会发展方面,《北京蓝皮书:北京社会发展报告(2021~2022)》介绍,北京2021年社会治理成效显著。

2021年,北京采取一系列措施降低新冠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,实现了经济的全面恢复性增长。《北京蓝皮书:北京经济发展报告(2021~2022)》指出,北京产业发展质量继续提升,高技术制造业、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高端产业增势良好,“两区”建设加快推进,数字经济发展领军全国。从区域发展格局看,北京各区都在积极培育新兴经济增长点。

北京数字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位列全国第一,在金融、科技等领域的多个权威全球城市排行榜中位居前列,综合实力处于世界领先水平。

社会服务水平也得到了全面提升。实现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,截至2021年年底累计建成“一刻钟社区服务圈”1772个,覆盖了98%以上的城市社区。“吹哨报到”“接诉即办”机制成为北京城市治理首创典范。社会力量也实现广泛参与,2021年本市社会组织总量达 1.29万个,街道(乡镇)备案的社区社会组织6.7万余个,有效激发了基层社会治理活力。

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面,北京正在持续发力。2021年,北京研发投入强度和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稳居全国第一,人工智能领域有效发明专利居全国首位。在中国领跑世界的技术成果中,北京占比过半。

不过,北京经济总量虽持续恢复增长,但仍面临居民消费增长不理想、投资增长恢复较缓慢等问题。报告认为,经济稳增长的长期有效政策是创新,而科技创新需要在广度、深度两方面发力,下一步北京应围绕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力度、提供更好的科研创新环境、关键核心技术突破、创新型人才挖掘和培养等方面进一步发力。

蓝皮书认为,无论是综合排名,还是从金融、科技、创新活力、互联互通等专业指标来看,北京均有明显优势,处于上升势头,跻身国际化大都市发展前列,代表和体现了中国城市在世界上的竞争力。

北京的数字创新能力也在不断提升。全球最大的超大规模人工智能模型“悟”、国内算力最强的寒武纪思元人工智能芯片等成果涌现,量子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,并已组织开展6G未来技术路线和潜在技术攻关,启动6G太赫兹低噪放混频芯片、太赫兹功放芯片等相关研究。同时打造了一批智能制造标杆,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关键工序装备数控化率平均达到80%,产品研制周期平均缩短26%,福田康明斯、三一智造获评世界“灯塔工厂”。

作为新经济形态的重要标志,北京2021年数字经济增加值达1.63万亿元,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0.4%。《北京蓝皮书:北京数字经济发展报告(2021~2022)》透露,北京数字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位列全国第一,其中海淀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50%以上。

当日发布的《北京蓝皮书: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发展报告(2021~2022)》指出,北京作为首个“双奥之城”,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焦点,也通过冬奥会向世界全面展示了中国发展成就。

“北京社科”智库2022系列皮书、集刊、论丛集中近日发布,包括《北京蓝皮书:北京经济发展报告(2021~2022)》等9部蓝皮书、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》等2部集刊、《市情研究论丛》等6部论丛,系统梳理展示了北京在经济、文化、社会、国际交往等方面取得的重要成绩。

上一篇:“北京社科”智库2022系列皮书、集刊、论丛成果
下一篇:没有了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