×
东岳论丛

晋祠寺观壁画保护修复研究:以东岳祠壁画为例

一、综 述

1.晋祠寺观壁画保护修复的研究背景

晋祠是纪念西周时期晋国首位诸侯姬虞的祠堂。祠内不但保存有各类建筑130余处,还有大量的碑刻、题记、彩塑、壁画,古树名木,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。这些都是晋祠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晋祠遗产保护的核心内容。晋祠目前壁画存量约1000余平方米,均附于古建筑,其中清代以前的壁画约600平方米。

晋祠虽地处内陆,却依山傍水,气候和地理环境有其特殊性。在这一区域内常年湿度比较高,且全年温度变化比较大。受此环境影响,晋祠寺观壁画呈现出的病害有一定的自身特点。在常见的各种病害中,龟裂、起甲和酥碱尤为普遍。

晋祠寺观壁画保护修复研究,以东岳祠明代壁画为例。立足于晋祠当地的大、小环境,分析病害产生与其材质、环境变化、建筑布局、地质活动和人为方面的相互关系,找到壁画主要病害形成的原因。在前期试验的基础上,选取适当的材料进行保护修复实践,找到适合这一环境条件下的技术路线和具体方法。

2.东岳祠及壁画概况

晋祠东岳祠位于晋祠北部,昊天神祠以东,文昌宫以西,始建年代不详。东岳祠又名泰山庙,目前其名称最早见于明隆庆元年(1567年)《重修晋祠庙碑记》中:“晋叔虞剪桐封地,子燮因地号国,祠因以名,故至今称之。附于祠者,庙凡有八:圣母祠、玉皇庙、三清庙、泰山庙、苗裔庙、台骀庙、药王庙、真君庙,皆有利于民者,故祀之。”由此推测,东岳祠创建年代应不晚于明中期。

东岳祠壁画是在2011年对东岳祠大殿进行修缮时偶然发现的。壁画原被白灰层完全覆盖,揭取白灰层后,发现四面墙上均有壁画,面积约80平方米,其中东、西两山墙是壁画的主体部分,主要讲述的是阴间七十二司断案的故事。原画面上下分4层,可惜由于墙体底层酥碱严重,最下一层画面的地仗层也已完全脱落。以上3层中,每层有9个故事,由此推断东、西两面墙应为72个故事。北面墙壁上对称绘有东岳大帝像,而南面正门两侧对称绘有门神像。经专家考证,壁画创作年代可能为明代。

二、东岳祠壁画保存现状及病害分析

1.壁画保存环境

晋祠地处悬瓮山麓,植被丰富,祠内遍布池沼、河渠,通年祠内空气湿度、地表湿度比较高,水分是壁画病害产生的最大诱因之一。

午后14:30 A点温度

午后14::3 A点相对湿度

我们使用温、湿度记录仪,对东岳祠壁画保存环境进行温度、湿度、露点温度以及壁画表面温度等数据进行了采集。采集探头以水平和垂直方向布点,即在大殿内不同深度、不同高度进行布点监测。为此在大殿内选择了不同深度的三个点(分别记为A,B,C三点)对壁画保存环境的温湿度进行了记录。上图为东岳祠A点每天午后14:30记录的温、湿度变化表。

通过近一年来的观察记录,我们发现,由于东岳祠建筑散水不合理,以及门窗长期闭合,导致室内湿度随着节气和天气变化,特别是进入北方雨季后,已经超过了适合壁画保存的相对湿度环境,长期保持在60%以上。这是造成壁画颜料层霉菌、酥碱、开裂及地仗酥碱、空鼓等病害的直接原因。同时我们注意到,由于5月8日至11日连续开门通风致使殿内湿度迅速降低出现峰值,说明加强建筑室内通风是对建筑本身及室内塑像、壁画保护的基本措施。

2.壁画保存现状

(1)支撑体保存现状

壁画在木构建筑的四周墙壁上,由于建筑的柱子糟朽,导致梁架走闪,因而东、西山墙上壁画的支撑体有长短、宽窄不等的裂隙,壁画也出现了宽约1~3厘米,长约50~120厘米不等的裂隙。其中西壁顶部地仗层和墙体有分离现象,最大裂隙达25厘米。由于东岳祠湿度较大,在地仗层的缺失部位,其土坯支撑体发生酥解、脱落给壁画带来一定的损害。

(2)地仗层与颜料层保存现状

东岳祠通风不畅、湿度较大,同时排水沟紧挨东岳祠东、北两侧,使得壁画长期处在潮湿的环境中,同时温、湿度的交替,使得地仗层较为疏松,颜料层酥解、脱落严重。而此前抹白灰覆盖层时,为了增加白灰层与地仗层的粘接力,人为地给壁画上凿坑、刻画,使原本脆弱的壁画更加雪上加霜。其中主要的病害有:裂隙、空鼓、地仗脱落、颜料层脱落、酥解粉化、表面土垢、人为的划刻及颜料层颜色变浅等。

上一篇:东岳奇观
下一篇:没有了

Top